怎样避免穷穷穷穷穷...
今天聊个有意思的话题。
昨天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了,得奖的人有3名,专门研究贫困话题——
人为什么会穷,怎样才能不穷。
这三位经济学家里,有两位是一对夫妻。写过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质》,挺有名。
他们的观点是:
人之所以穷,不是因为懒。也不是因为笨。
实际上,穷人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人性的差别,微乎其微。
穷人的困境是——
1)他所处的环境有重重限制,无法破局。
2)以及,穷人身处这种环境中,接收信息有限,造成了认知错误。做了很多错误决定。
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
举个例子。
穷人甚至没有钱去考一张驾照,获得一个稳定的司机工作,拿一份稳定工资。
当他想去城里打工赚钱时,甚至凑不齐去城里的路费。
环境太糟糕了,像沼泽一样难以挣脱。
没有干净的水可以喝,这样很容易得病;得了病没有靠谱的治疗,只能忍着或随便买点药,直到小病拖成大病。
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在这种环境里,最终,也容易造成信息闭塞——
比如,穷人对很多小贷真实利率不了解,利滚利背上大量债务。
又或者,对于很多危险器械和化学环境认知不足,导致身体损伤,无钱医治。继而损伤劳动能力。
额,我想到了——如果很多散户,稍微对a股的定投有做了解,就能摆脱追涨杀跌,沦为韭菜的命运。
二
富人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不知不觉就有了。
比如说上学这回事。
有钱人家的孩子也不爱上学,但是家长们,有条件找出海量的资源,去培养。
不爱理工科是吧,那学艺术?
不爱艺术是吧,那学足球?实在不行,学习电子竞技?
多尝试,多选择,东方不亮西边亮。
穷人呢的选择面就相对窄许多,通常学不下去,就赶快进厂打工,贴补家用了。
另外,就拿理财来说——富人有足够的现金流,能让他有机会一击不中,再来一击。
有个段子说的是:
思聪拿了他爸10个亿,赚了1个亿,他的回报率10%。
我的父亲给我100块,我去买了个手套,去工地搬砖,一天挣了500块。
我的回报率500%,完胜思聪。
...
但我依然很贫穷。
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还真,挺扎心的。
我也见过真实的案例。前些天见了一位小哥,从家里继承了几个亿的资金,他十分稳健,从不盲目瞎投资。
他考虑的问题是,这个项目有10%年化收益就很好了。
所以他投的都是很稳的项目,比如私立医院,比如核心区域的酒店...
几个亿的10%,大约是几千万。
很稳,不会有太大风险。
相比之下,穷人的资本实在太少了。就一个小本生意,掏空了所有积蓄,失败一次,可能就是倾家荡产了。
三
所以一个改变穷人命运的方式是:
努力地,减少生活里的信息不对称。
诺贝尔获奖者认为:
穷人要摆脱贫穷,可能只要一点点援助。
比如一条有用的信息,一点儿资源推动,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说起来,中产阶级也是为之努力呀:
当妈的拼命要买学区房、年轻人拼命的往一线城市挤、结识更高阶层的人;
也是,为了获得这些无形的助推资源。
有意思的来了——
穷人最希望做什么,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诺奖得主对全球穷人进行了长年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穷人最常见的梦想是——他的孩子能成为公务员。
公务员意味着工作稳定,有稳定保障的现金流;社会地位高,有更好的资源。
诺奖得主在书中写到——
“对公务员工作的特别向往,表明了穷人对于稳定的一种向往。实际上,工作稳定,似乎是穷人和中产之间的一个明显界限。”
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