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3家!桂林规模工业企业累计达到661家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邱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记者从桂林市工信局获悉,2019年月度入库截至9月,全市共13家企业实现入库。至此,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达到661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最直接反映,能有效带动工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桂林入库工业企业5家,是自2018年以来单月新建投产工业企业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个月。这5家企业分别为桂林深科技有限公司、桂林晧品家居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永福县中翔能源有限公司、兴安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桂林新视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据市工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当月新建投产数量最多,且明显多于去年。2018年月度入库期间,共7家工业企业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实现入库,入库时间分布在6、7、9、10、11月,入库最多的一个月仅2家。2019年月度入库截止9月,共13家企业实现入库,其中9月入库数量最多,达到5家,远超去年单月入库数量。这5家企业分别属于5个行业,为通信设备制造业、纸制品制造业、电力生产业、饲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其中,深科技所属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翔能源所属的风电行业、新视达所属的新材料深加工等属于中高端行业。这些中高端行业有的仅投产一个月就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生产效益良好,质量优秀。

为尽快提升我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加快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步伐,我市将继续强化跟踪服务,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规上限入统。通过推动建材、石材、木材、采矿等传统行业资源整合,实施产业扶持、财政奖补、政府采购等政策引导,强化市场准入、协作配套、业务培训等配套措施,努力完成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计划任务。

新增企业数量的增加,为我市工业发展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精谋划、强政策、重帮扶、树立典型上下功夫,科学制定企业发展及培育计划,针对性地做好新年度的各项具体工作规划;加强对政策的宣传与学习培训,让政策确确实实落到实处;加强对企业项目建设的跟踪督进,从基础数据入手,从小事做起,精准帮扶,全力推进;及时鼓励积极开拓创新单位及企业发展带动力强的典型,促进产业快速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版权所有@ 2022 嘉豪演绎庆典中心 备案号:鲁ICP备15013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