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打造智慧交通创新实验室6股牛气冲天
云南省打造智慧交通创新实验室
据云南日报10月24日消息,10月23日,为推动智慧高速公路技术发展,为车主打造快捷、方便的出行体验,由云南公路联网收费管理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智慧交通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昆明·选择不凡华为云城市峰会2019”现场发布。
据介绍,依托智慧交通联合创新实验室,双方将在数字交通、智慧交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东旭光电:扣非净利润增长43.83%,新产品批量化持续推进
东旭光电 000413
研究机构:山西证券 分析师:张红兵 撰写日期:2018-09-05
公司于2018年8月30日晚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3%。
事件点评
营业收入增长128.24%,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43.83%。1)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1.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24%;实现归母净利润8.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3%。2)第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4亿元,同比增长146.89%,环比增长38.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56.17%,环比增长7.42%。3)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六部分业务贡献,分别为光电显示材料、成套装备与技术、新能源汽车、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建筑安装及电子通讯产品,各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69%、21.25%、19.82%、59.12%、3.52%及2.1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8.94%,较上年同期减少9.12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业务结构改变,低毛利率产品占比有所上升。
光电显示材料业务稳步推进,新产品陆续实现批量供货。1)2018年上半年,公司光电显示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71%,营业收入占比为19.42%,较去年同期减少2.34个百分点。2)公司拥有郑州、石家庄、芜湖、福州、营口五大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基地,全面覆盖了G5、G6和G8.5代(兼容8.6代)TFT-LCD液晶玻璃基板产品,公司至今已拥有20余条液晶玻璃基板产线,量产产能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四。报告期内,公司福州两条G8.5高世代玻璃基板产线运营情况良好,产销两旺,公司高世代玻璃基板产品市占率提升。3)报告期内,公司以旭虹光电为实施主体的“曲面显示用盖板玻璃生产项目”进展顺利,已形成年产500万片产能并实现批量供货。4)公司于2017年12月建成第一条第5代TFT-LCD用彩色滤光片生产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彩膜产线调试及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已取得龙腾光电等客户产品订单,实现批量供货。
新能源汽车业务再下一城。1)2018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营业收入占比为9.18%。2)报告期内,申龙客车累计销售2072台客车,同比增长17.53%,其中新能源客车1696台,占总销售台数的82%,新能源客车销量同比增长33%,新能源汽车稳步增长。3)报告期内,公司与宿迁市政府签订了《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就公司在宿迁市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5,000辆新能源客车和50,000辆新能源物流专用车生产基地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新能源汽车业务再下一城。
高端装备。1)2018年上半年,公司成套装备与技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79%。2)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与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等在智能化应用领域有需求的集团客户签订装备业务订单,并积极开拓半导体领域高端装备市场。3)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收购深圳市三宝创新智能有限公司,实现了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向智能平台机器人领域的延伸。
石墨烯业务产业化、批量化持续推进。1)2018年上半年,公司石墨烯产业化应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11.09%。2)公司石墨烯产业化、批量化持续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旭碳新材、明朔科技及碳源汇谷与15家下游石墨烯材料运用企业签署了《石墨烯应用产品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书》,就公司石墨烯电热产品、石墨烯路灯产品、石墨烯防腐涂料等产品进行拓展及销售,合计签约金额达到61,000万元。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370.410.43,对应公司8月30日收盘价5.32元/股,2018-2020年PE分别为141312,维持“增持”评级。
存在风险
光电显示材料新产线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石墨烯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客车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系统性风险。
神州信息:聚焦金融科技,收入稳健增长
神州信息 000555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卫书根,姜国平 撰写日期:2018-09-07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收入41.61亿元,同比增长12.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亿元,同比增加172.54%;实现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8609万元,同比增长6.99%;同时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6亿元至3亿元,同比增长100.93%-131.79%,基本符合预期。
收入稳健增长,费用控制合理:上半年收入同增13%,增长主要是受金融和政企行业收入快速增长带动,分业务看,金融行业同增54%,政企同比增长46%,运营商行业同降43%,其他行业同增10%。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9%,基本维持稳定。同时,公司各项费用率基本维持稳定,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96%(同降0.45个百分点)、5.51%(同降0.66个百分点)、6.93%(同升0.29个百分点)、0.52%(同降0.15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转让融信云35%给京东金融全资子公司君信宜知,导致不具有完全控制权而确认1.6亿元投资收益,受其影响,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
聚力金融科技,市场拓展喜人:得益于国内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不断增长和金融软硬件系统更新需求提升,公司把握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稳步推进业务拓展,市场拓展喜人。上半年公司核心系统及分布式平台中标进出口银行、平安金融壹账通等4家金融机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其中三家采用了新一代分布式系统;公司企业服务总线ESB中标中债登、兴业银行等9家客户,继续保持市场领导地位,独占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市场,累计服务客户数突破70家;公司智能银行解决方案上半年实现爆发式增长,中标广州银行、海口联合农商等柜面系统;上半年融信云与京东金融战略合作,以“IaaS+PaaS+SaaS”模式助中小银行极速开启网络金融业务。上半年公司金融行业实现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54.14%。
投资建议:因金融系统更新需求提升带动上半年收入增速加快,上调18-20年收入预测分别为91、100和109亿元;因2018年转让股份后带来1.6亿元的投资收益,上调18年预测EPS为0.53元,考虑到毛利率有所下滑,维持19-20年预测EPS为0.49和0.61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金融科技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产品创新不能及时跟进市场需求;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下降。
新大陆:主业表现优秀,支付流水快速增长
新大陆 000997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闻学臣,何柄谕 撰写日期:2019-05-06
2018年报:营业总收入59.47亿元,同比增长20.88%;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降10.43%。2019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10.62%;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27.63%。主业表现优秀,保持高速增长。剔除地产后,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12%;2019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63%。分产品看,公司商户运营及增值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02亿元,同比增长74.67%,毛利率27.12%,电子支付产品及信息识读产品收入20.24亿元,同比增长18.94%,毛利率22.52%,行业应用与软件开发及服务业务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31.67%,毛利率56.55%。2018年公司支付流水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8%,12月当月扫码交易笔数占比超过70%。2019年一季度,公司交易流水持续高增,同比增长42.58%。支付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公司商户运营及增值服务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费用增长稳定,财务指标健康。费用方面,2018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3.68%、7.36%、0.18%,分别较上年下降0.31pct、提升1.24pct、下降0.04pct。研发投入4.83亿元,占营业收入8.39%,与2017年持平。整体费用率提升1.06pct,费用增长稳定。
商户运营拓展顺利,产品生态不断优化。公司服务商户数持续增长,2018年末公司PaaS平台服务商户数量超过50万家。战略合作及渠道能力不断加强,公司已与超过260家的SaaS合作伙伴、280家ISV合作伙伴以及660家渠道合作伙伴展开了深度的业务合作。消费金融开始发力,2018年末公司金融服务贷款余额达16.33亿元。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9/2020/2021年EPS0.81/0.99/1.24元,对应PE22.11/18.07/14.5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金智科技 002090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邓永康,吴用 撰写日期:2019-05-30
事件: 近期,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配变终端 iPACS-5612T 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专项测试、安全功能验证测试、型式试验,获得了智能配变终端全套投标资质。同时,公司新一代智能终端在国网冀北电力招标中标 TTU( 变电终端) 302万元。
智能配变终端是配电物联网边缘计算的核心设备。智能配变终端用于实现配电网的测量、通信、保护、故障定位、隔离与供电恢复、配变监测数据分析、运行维护等, 产品包括 DTU、 FTU、 TTU、故障指示器等。 2018年 8月,中国电力科学院与华为联合发布了基于开放边缘计算架构新型智能配变终端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 1)采用自研芯片并集成国网安全芯片,支持配变终端双通道身份认证和数据加解密处理; 2)开放的自研操作系统,内置华为边缘计算操作系统( ECOS),通过 eSDK 对外开放系统 API 及设备硬件接口,供第三方 APP 调用; 3)基于开放的边缘计算架构,兼容各种计量方案,可实现各类低压智能设备间的即插即用、互联互通; 4)与配电自动化主站之间建立了端-云协同机制,增强计算的实时性,满足需求快速响应。
泛在电力物联网构建全面感知能力,智能终端招标量有望快速上升。 到 2018年底,国家电网辖区 193个地市公司累计安装 DTU(站所终端) 9.8万台, FTU(馈线终端) 15.2万台,故障指示器 32万套,配电自动化线路覆盖率约 60%,距离 2020年配电自动化 90%覆盖率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近几年,配网自动化建设节奏缓慢智能终端招标保持在低位, 2015-2018年,国网智能配变电终端招标量分别为 9.29、 5.09、 9.35和 10.11万只。 近期, 基于开放边缘计算架构的新一代智能配变电终端产品陆续完成测试并开始首批招标, 标志着 2019年智能终端产品的招标量有望快速上升。
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营收净利稳定增长。超华科技主要从事CCL、PCB 及其上游相关产品电解铜箔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唯一横跨铜箔、覆铜板、印制线路板(PCB)三大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是PCB 行业标准重要制定者之一,连续四届被评为PCB 行业优秀民族品牌。公司2013 年营业收入为9.3 亿,2017 年为14.39 亿, 年复合增长率为11.53%,主要受益于下游PCB 需求的增长;公司2013 年归母净利润为0.37 亿元,2017 年为0.4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6%。
供需双向驱动上游需求增长。需求方面,新能源车受国家政策的驱动,从2014 年至2017 年,产销数量3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6.72% 和118.00%,5G 毫米波和大规模天线使PCB 需求成本增长,高端智能机创新升级单价提升,刺激整个PCB 市场产值增加。供给方面, 环保压力下国内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一些国内不合规产业链企业受到相应停产或限产规定。国内铜箔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高位,2017 年达到89.49%,全球刚性覆铜板企业2017 年前十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比重为74%,集中度相对较高,PCB 前十大厂商占比为61%, 集中度相对较低。 “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产能规模持续扩大。公司近年坚持“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战略,形成了从电解铜箔、CCL 到PCB 的较为完整的产品线。目前公司继续完善产业布局,持续扩大产能:高精度电子铜箔工程项目二期预计年底开始调试,项目将增加约8000 吨高精度电子铜箔的产能,届时产能合计将超2 万吨;同时公司计划在梅州市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12、0.17、0.29 元,对应PE 分别为43.70、30.51、17.21 倍,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铜箔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