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健康受新能源汽车业务拖累,预计2019年亏损49亿元
蓝鲸汽车3月23日讯,昨日晚间,恒大健康(00708.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预计公司2019年净亏损达49亿元,相比2018年净亏损14亿元进一步扩大。
恒大健康方面表示,公司亏损主要是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恒大健康预计,公司在2019年产生20亿元净亏损,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32亿元,其健康管理业务于同期预计净盈利约为3亿元。
恒大的造车之路始于2018年6月。当时,恒大健康宣布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正式入主贾跃亭的Faraday Future(下称FF)。
但短短三个多月后,恒大健康与贾跃亭就起了分歧,结束了蜜月期。经双方多次过招后,最终在2018年末达成共识。
与FF分家后,恒大的造车计划并未停止。2019年1月,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收购NEVS 51%股权,再次踏上造车之路。紧接着,恒大以“买买买”姿态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同年1月,恒大健康以10.6亿入股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持股58.07%成为第一大股东;3月,斥资5亿元人民币,收购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70%股权,该公司主要生产、研发轮毂电机;同月收购荷兰e-Traction,获得了商用车轮毂电机驱动技术;5月全资收购英国轮毂电机公司Protean;9月斥资144.9亿元收购广汇集团40.964%股份。
按照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计划,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预算为三年450亿元,其中2019年投入200亿元,2020年投入150亿元,2021年投入100亿元,并在中国、瑞典等国家布局十大生产基地,同步研发15款新车型。
同时,新能源车的产量将达到年产100万辆,并用3到5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2021年,恒大其首款产品“恒驰1”将实现量产上市,这将成为检验恒大造车路的第一个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