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打算劝你不要炒个股!
最近这两天,瑞幸咖啡的事情持续的刷爆朋友圈,各种调坎和diss,只要是大一点的财经自媒体都在说这个事情,恨不得都踩上一脚,无法是为了吸引流量关注而已。这和其上市之处的热捧是一模一样的,都只是为了流量、为了利益。
看的人,也跟着一起情绪波动,之前热捧为民族之光,现在是民族的败类。个人觉得完全都没必要和民族之类的相挂钩,更没有必要去吃这个瓜。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及早发现投资中可能存在的大坑,并通过一定的方式避开。
对这个事情而言,我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不具有分析能力的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股市的最好方式不是个股,而是宽基指数基金。
因为,你除了要和你作交易的对手盘相斗争之外,还要和更专业的机构抗争,比如说社保基金、公募私募、游资这些,他们基本都是专业全职干这个的,不仅消息更灵通,而且都是一群高学历、高智商的人,要 打败他们其实是非常难的。
当然,除了这些和你作交易的人之外,有一个更加关键的核心因素,就是要防着大股东、管理人造假,尤其是那种联合会计事务所、审计机构,有计划、有预谋的造假,这种爆出来基本就是完蛋的节奏,因为小额度也是没有必要的。
比如说,康美3年虚增了39亿利润,康得新200亿银行存款没了,这些都是曾经的大白马,也有很多所谓的夹头拿着财报来分析他们的业绩,而且网上也爆出很多人是融资加杠杆投资的,最后也是血本无归。
当然,还有以前的那个“创业板一哥”乐视,以前也是很多人追捧的,尤其是在2015年牛市的时候,更是市场中的万人迷。但其实,从目前爆出来的亏损情况来看,基本就是一个无底洞,而且是精心设计的谎言。在这上面也有很多人亏钱,而且也是杠杆融资上的。
其实,这种造假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美股这些成熟市场。不过如果是小公司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被包装成为了所谓的价值蓝筹股,这个才是要命的,因为有很多人会将大仓位配置在上面,甚至有一些赌性足的人甚至会上杠杆,那么最后的结局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是精心设计合谋的话,别说是个人投资者了,就连专业的公募基金也是会中招的。之前的案例就不举了,就说最近不幸踩雷瑞幸咖啡造假的基金吧。在第4个季度,工银香港中小盘基金大量买入了瑞幸咖啡,而且是买成了十大重仓股,占比为2.49%,买入量还挺大的。就是不知道在大跌前卖出没有,后面再看一季报就知道。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说一定不可以投资个股,个人只想说明的是,如果没有专业的分析能力,或者说连财报都看不懂的人,那最好还是别投资个股了,最后就算赚钱了也是运气使然,并不明白为什么能赚,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亏。
而且,就算懂得如何做分析,也要分散话投资,就算看好某一只个股,也一定不能大比例的配置,更不能加杠杆融资投资,否则结果可能会很受伤了。另外,要投资个股,也是投资那些能天天接触到的知名企业,而且是没有任何污点的管理层,否则什么时候坑你都是没商量的。
个人一直都在群里说,个股投资之所以这么难,除了要分析过去的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看清预测未来的走势,这个才是更加关键和核心的地方,但是我估计99.99999%的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尤其是只看看代码的散户而言,更没有这个时间和能力去研究,可能更多仅仅只是将其作为交易赌博的筹码而已。
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具备这种分析预测的能力,所以我舍弃了个股投资这种高难度的事情,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面,因为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得不偿失,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后,并没有获得我想要的结果。
所以,选择宽基指数投资,这样相对简单,不用耗费太多的时间。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面,这样收入提高的预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时间,这应该是一个舍弃高难度,选择一个相对easy的模式,也更容易成功。
下期,有时间说一下为什么大部分的行业指数基金不投,刚好反思一下华宝油气,还有就是回答一个朋友关于基建、有色的投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