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金 企业管理 挂职干部创出扶贫新样本!
陕西投资集团派驻白水县挂职扶贫副县长刘厚斌以企业管理思维实施脱贫帮扶,通过“捐赠资金变股金,村集体经济组织变股东,贫困户和农民享收益”的创新安排,探索出“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样本。
在渭南白水县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内,59岁的贫困户孙锁荣正忙着往生产车间转运原料,为生产蘑菇菌棒做准备。“去年分红是2000多块钱,今年估计也差不多。”在家门口打工,孙锁荣每天能挣100元,每年还有分红。
扶贫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持续性差
包联扶贫资金成立公司做产业
2018年5月,刘厚斌来到白水县挂职扶贫副县长。针对传统模式下扶贫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持续性差的现状,他决定整合陕投集团各单位投向白水县史官、首居、杨武、郭家山等四个村的包联扶贫资金,成立公司进行产业开发。刘厚斌说,“白水县各个村捆在一起,资金实力更强,按市场化的规则去运作更容易在市场上生存。”
乡亲们心存疑虑
刘厚斌带大家学习现代企业经营模式
白水县史官镇史官村监委会主任孙全定告诉记者,起初自己非常担心,一方面担心产业,一方面担心销路,另外,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孙全定和乡亲们心里“吃着劲”。
刘厚斌带着村干部们和贫困户到大企业参观学习,请来博士和企业家讲解现代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四个村资金入股成立了陕西利乡亭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各村按入股比例占有公司股权,盈利按股权比例分红。
“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贫困户”
产业扶贫新模式
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陕西投资集团派驻白水县史官镇郭家山村第一书记鲁建伟告诉记者,目前每个大棚收益1万元,总共收益20多万元,这个收入满足了当地的扶贫需要,生产的菌棒不但满足18个项目棚的需要,而且还满足史官镇的贫困村,并且带动了十几个村的蘑菇需求。
同时,刘厚斌和扶贫公司还开展电子商务和消费扶贫,开发出干蘑菇、石磨面粉等特色产品,加上苹果、花椒等,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激发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2019年底,白水县实现整体脱贫,利乡亭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整合资金总额达到750万元,刘厚斌荣获“2019陕西省脱贫攻坚创新奖”。
刘厚斌:不断探索完善扶贫模式
为其它地方扶贫提供新思路
刘厚斌说,如何让当地贫困群众、治理力量去介入管理;在这些方面他还要去做更多的探索,实践中间更好地去完善扶贫的模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壮大集体经济,为其它地方的扶贫也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记者:孙华林 张华 杜鹏
白水台 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