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华章 再铸辉煌”京都律师事务所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京隆重举行

8月2日,京都律师事务所三十周年庆典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田文昌,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会长王俊峰等出席此次论坛并参与发言。

五院四系代表致信,肯定京都所三十年成就

在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上,主任朱勇辉向与会嘉宾致谢。他回顾了律所在创始人田文昌及老一辈律师带领下,从北三环凯奇大厦起步,历经数次搬迁,秉持“专业、诚信、理性、执着”的核心价值观,发展成为拥有国内外八家分所、近千名精英律师的综合性强所。展望未来三十年,京都宣誓将继续深耕“四化”方向,适度扩大规模,追求卓越,优化客户服务,勇担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律所品牌,为法治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应松年发来贺词,庆贺京都所建所三十周年,肯定了诸多律师致力于法治事业,为社会主义法治化发展作出的贡献。

西北政法大学代表、校长范九利高度评价京都所三十载的发展史。他特别回顾了西北政法大学与京都所深厚的合作情谊,双方共建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博士后工作室等标志性平台,在法治人才培养和实务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创造了刑事辩护研究生独立培养等多项国内首屈一指的学术探索,表示西北政法大学期待未来还将在巩固刑事辩护、人才培养合作基础上,积极开拓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法治等新兴领域联合研究,并深化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等协同育人模式,共同为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代表、校长林维在庆典致辞祝贺中聚焦三个关键词。他首先强调京都创始人田文昌律师的学术背景,指出其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校友并于1983年在西南政法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其次,其高度评价田文昌及京都所在刑事辩护领域的标杆作用,通过高质量实践为刑事辩护正名,确立了行业标准。同时,他高度评价了田文昌48岁从教授岗位投身律师业的决心,认为京都所的创立与发展适逢《律师法》颁布,体现了律师与法治的同频共振。林维最后表示期待西南政法大学与京都所深化合作,共同为中国法治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向田文昌律师及京都所致以热烈祝贺。她高度评价田文昌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杰出校友,既深入一线办案,又著书立说、进高校分享,将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形成了京都所鲜明的品牌特色。她提及,法大与京都所合作源远流长,双方在师资教育到学术研讨,再到公益捐赠等方面均有合作,法大期待继续见证京都所蓬勃发展,并衷心感谢京都所长期以来对法大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作为京都所见证者发表致辞。他高度评价田文昌放弃高校管理岗位投身律师业的坚定抉择,认为其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学术思想与前瞻性深刻塑造了京都所的发展。樊崇义提出中国律所发展普遍经历“投入-创牌-文化”三阶段理论,指出京都所已成功跨越前两阶段,当前正处于至关重要的“文化发展阶段”,核心任务是深耕专业化、职业化、理性化道路。樊崇义特别呼吁京都所发挥引领作用,牵头构建“中国律师法学”学科知识体系,并建立“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辩护体系”,以填补行业空白、支撑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司法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会长王俊峰作为同行代表致辞,他向京都所及田文昌律师致以崇高敬意与热烈祝贺。他高度评价京都所作为刑辩领域的旗帜,为中国法治进程做出的重要贡献。王俊峰特别指出田文昌职业生涯的圆满性:既是在法律实践领域取得大成的顶尖刑辩律师,更是桃李满天下、持续推动行业发展的师长。他结合中国律师行业近90万人的发展现状,强调在法治建设新时期和科技变革背景下,行业需要更多如田文昌般的榜样引领,并祝福京都所继续谱写“信念与我们同在”的新篇章。

左手学术右手办案,京都所30年著书超2亿字

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田文昌深情回顾了律所发展历程。他介绍京都所创立于1995年律师制度改革初期,由法学界学者白手起家,立志打造综合性大所。虽历经初创团队变动、专业结构转型等挑战,但通过2002年、2012年两次关键创业,最终实现了“综合化、专业化、团队化、国际化”目标。

田文昌总结京都所秉持“专业、诚信、理性、执着”理念,核心成就体现在六方面:包括以“追求卓越,不负重托”为座右铭,全力以赴对待每起案件;结合个案推动法治,积极建言献策;勇担社会责任,主办孙志刚案、黄海波案相关修法论证会,并长期坚持“泉计划”助学等公益;深耕理论与实务结合,出版著作129本、发表文章6000余篇,总字数超2.2亿字;创新人才培养,主导编写首部刑事辩护教程,共建西法大刑辩研究院、博士后工作室、博士实践基地,创立青年律师俱乐部;构建平等友爱、持续改革的律所文化。田文昌强调改革与完善机制是京都持续发展的基石,并代表全所衷心感谢各界长期支持。

在随后举行的京都律师著作成果发布仪式上,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九川律师回顾了律所深厚的学术传统与丰硕成果,强调作为建所成员,亲历并受益于这一专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介绍,京都所自1995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办所理念,在田文昌“学者型律师”精神引领下,形成了以专业立足、追求专家品质的“学院派”文化。三十年来,京都律师笔耕不辍,累计发表文章约6000篇,出版学术及专业著作129本,另有待出版著作近30本,总字数超2.2亿字,部分成果被纳入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他说,在当前行业强调“专精特新”的背景下,京都所当年坚守的专业理念已获历史验证,未来将继续坚持学习、思考与写作,深化理论与实务融合,持续打造兼具理论高度与专业深度的律师团队,通过著作成果展示向社会传递这一核心价值。

京都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肖树伟律师系统汇报了京都所三十年来践行社会责任的成果,表示京都将持续“燃亮社会责任这盏灯”,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律师。他提及,京都所长期以来以专业推动法治,通过代理刘涌案、吴英案等重大案件及厘清刑民交叉界限的典型案例,在个案中维护公正、促进立法完善。他说,京都所长期投身社会公益,运行“泉计划”助学项目,近百名余名律师参与北京市12348热线值班,办理数百起法援案件,多名律师深入凉山等边远地区志愿服务,并积极参与社区普法,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京都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CEO褚长志代表律所发布未来十年战略蓝图,未来,京都所将聚焦五大战略:包括巩固刑事业务优势,推动民商事、非诉业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重点发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五大前沿领域,三年内建成“京都服务案例库”,收录超5000典型案例及100套标准化流程;五年内打造“京都智慧脑”系统,实现案件预判、文书一键生成,构建全流程数字化风控平台;升级青年律师培养机制,五年培养50名、十年培养150名青年骨干,依托博士后工作室和博士创新实践基地,产出学术专著和研究文章;深化“泉计划”助学及“护苗”普法,推进法治援藏、社区法律驿站及中西部帮扶;以“精英密度优先”为原则,推进国内分所和海外分所建设。他强调,京都将秉持长期主义,力争十年内建成国际一流律所,迈向百年基业。

嘉豪国际传媒24小时热线电话:0531-83183678 18954156111

版权所有@ 2022 嘉豪演绎庆典中心 备案号:鲁ICP备15013159号